目前開發一個APP軟件,一般會將需求分成多個迭代版本去做,每個迭代版本主要過程如下:
1、系統分析
該階段主要是闡述清楚項目到底要“做什么”,可以從各種用戶的角度進行使用場景(Story)分析;可以用UML需求文檔圖、用例圖、活動圖等進行分析建模,最終以文檔的方式進行存儲。
2、架構設計
該階段主要是根據系統分析闡述清楚項目總體上到底要“怎么做”,劃分成哪些子系統(如:IOS端、Android端、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每個子系統大致又會有哪些主要的模塊;然后就是根據總體設計進行用戶體驗設計、數據庫設計、業務交互設計、通信協議設計等;可以用原型設計工具(如:Axure)、數據庫概念模型圖、UML協作圖等進行設計建模,最終以文檔的方式進行存儲。
3、模塊設計
該階段主要是根據架構設計闡述清楚各個子系統中的每個模塊具體實現上“怎么做”,這里可以用多種設計模式對模塊中的類(及其接口)進行設計;可以用UML類圖、時序圖、狀態圖等對類(及其接口)進行設計建模,最終以文檔的方式進行存儲。
4、開發實現
該階段主要就是根據模塊設計進行具體的代碼實現(有的模塊設計工具可以直接生成類的框架代碼)。該階段開發人員不僅要完成功能代碼的實現、而且還要對自己的功能代碼進行單元測試及模塊集成測試,這里可以借鑒敏捷開發模式——將測試前移到開發階段,不再設立獨立的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階段——因為只有開發人員才知道自己實現代碼的每一個細節、其他人很難做到全覆蓋測試。當前的主流開發語言幾乎都提供了相應的測試工具包支持該階段的測試。
5、系統測試
該階段主要是測試人員根據系統分析及原型設計,對系統的UI、性能進行測試,確保與前期分析與設計一致、而且運行起來穩定可靠。
6、版本發布
每個迭代版本最好有發布說明書,方便后繼人員進行維護及部署;如果是首次發布,需要提前規劃好將在哪些應用市場發布,并申請好相應賬戶,準備好相關的發布材料(如:著作權、授權書等);如果非首次發布,做好各版本的管理即可。
要做好一個APP,上面的每個步驟都很重要,但這些過程只有專業做軟件產品的公司能夠控制的好——如果讓外包公司或個人程序員去開發,上面的過程就很難有保障了——最終開發出來的APP可能能運行,但是質量往往很差(比如:用戶規模、流量一上來,APP宕機、崩潰很有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
現在,不用找軟件開發外包公司,如果想在短時間內快速開發軟件,可以用“應用公園app在線制作平臺”。平臺將常見的app功能組件逐一開發好。只需一鍵套用app模板,進行可視化拼圖操作,全程無需任何編程基礎,就可以在一周之內可完成軟件開發到上線,同步兼容安卓+ios+鴻蒙三大主流手機系統,相對比傳統的軟件定制開發公司,資金投入成本節省至少百分之九十,非常適合編程零基礎的小白和互聯網創業者。